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李昱,工学博士。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教育经历: 1995-1999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 1999-200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002-2005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善红,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同年进入公司炭素专业,主要从事炭素工艺、炉窑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和现场应用。工作期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
芦露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 200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201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同年在苏州纳米所国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调职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2014年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工作至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专项资金等科研项目,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富士康中心,中科院化学所等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胡国静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致力于碳素及金属材料高温防氧化技术、芯片超高纯金属靶材、新型电化学钛冶金、钛金属部件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发,授权12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预焙阳极防氧化功能陶瓷涂层和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靶材相关技术指标全面超过欧美同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
杨文杰,自1999年起,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2006年进入中铝集团郑州研究院,在生产一线、技术研发等多个岗位担任过主管职务;2016年进入中铝集团总部科技管理部,负责铝工业相关科技项目与集团能源管理工作;2019年进入郑州大学工作。曾参与国家863重大专项“基于惰性电极的铝电解新工艺”,“新型结构槽技术的研究及工业推广”等多个项目。工作期间,共申请专利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外文20余篇;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标题:陈海焱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