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 吕国志
吕国志有色金属专家

吕国志    东北大学  博士生导师,冶金工程系副主任

研究及擅长领域
围绕拜耳法赤泥、转炉钒渣等资源的矿物学特征,构建了“矿相结构-转型规律”理论模型,创新性提出“钙化-碳化法”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及拜耳法赤泥利用、无焙烧直接加压酸浸提钒清洁利用等技术。
吕国志,入选中组部“万人项目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冶金工程系副主任,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围绕拜耳法赤泥、转炉钒渣等资源的矿物学特征,构建了“矿相结构-转型规律”理论模型,创新性提出“钙化-碳化法”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及拜耳法赤泥利用、无焙烧直接加压酸浸提钒清洁利用等技术。

相关基础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联合基金培育项目3项,撰写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加压湿法冶金及装备技术》、《铝冶金技术》。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针对“钙化-碳化法”处理复杂铝土矿资源的研究连续发表于Hydrometallurgy期刊。近五年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氧化铝清洁生产系列专利于2018年作价1亿元实现转让,已进入20万吨/a的工业试运行阶段,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辽宁省科技发明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委员会副秘书长、轻金属委员会委员、美国TMS学会轻金属委员会委员。

2044      责任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东北大学
2023-05-06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上一个:贾洪现 下一个:谢刚
北京云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相关嘉宾

郑春丽    (教授)

郑春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教授,致力于稀土等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科研项目20余项。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长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针对稀土等有色金属矿山特殊恶劣生境挑战,形成了系统的半干旱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理论,研发了无混凝土微生物成矿固化技术、蒙科优菌1号等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与修复材料产品,部分技术在包钢尾矿库区、白云鄂博稀土矿区、鑫达黄金尾矿区等多个矿山示范推广

方钊    (教授)

方钊,工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委员,陕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冶炼分会秘书。

标签:
冶金 综合回收
廖春发    (教授/副校长)

廖春发,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人选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稀土、钨等稀有金属高效分离及高值化利用研究。

宋建勋    (教授)

​宋建勋,郑州大学教授/博导,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拔尖、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8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Adv. Sci.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7篇,申请国内、国际专利37件,其中获授权专利12件;编制标准3项,出版专著1部、英文章节1篇、参编专著1部,1部专著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许志鹏    (副院长)

​许志鹏,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长期致力于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制备、稀贵金属高效分离提取等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方面研究。

参加会议

中国铝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会
河南 - 郑州     2023年04月21日 ~ 23日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评论 (0条)

200/200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3月20日 ~ 22日
陕西 - 西安
2025年03月21日 ~ 23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3月21日 ~ 23日
江苏 - 徐州
2025年03月25日 ~ 27日
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下载
更多+

深圳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