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职务/职称 |
报告人单位 |
1 |
待定 |
孙传尧 |
中国工程院 院士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 |
待定 |
窦士学 |
院士 |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
3 |
待定 |
陈 军 |
中国科学院 院士 |
南开大学 |
4 |
待定 |
李长明 |
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 |
苏州科技大学 |
5 |
微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
吴忠帅 |
研究员/杰青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6 |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高稳定电解液的研究 |
曹余良 |
教授 |
武汉大学 |
7 |
新型金属空气电池 |
李福军 |
研究员 |
南开大学 |
8 |
钠电池电极材料的阴阳离子协同电荷补偿机制研究 |
张凯 |
研究员 |
南开大学 |
9 |
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技术 |
马紫峰 |
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电化学原位电镜研究多种电池体系 |
章炜 |
研究员 |
南开大学 |
11 |
碱金属电池中碱金属负极材料的界面保护策略 |
余 彦 |
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 |
储能用低成本高安全钠离子电池研究 |
侴术雷 |
教授 |
温州大学 |
13 |
钠离子电池铁锰基层状氧化物容量衰减机制研究 |
纪效波 |
教授 |
中南大学 |
14 |
电解水制氢与双碳战略 |
焦丽芳 |
教授 |
南开大学 |
15 |
碳基钾离子电池负极 |
鲁兵安 |
教授 |
湖南大学 |
16 |
MXene 基高能量密度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构筑 |
杨槐 |
教授 |
北京大学 |
17 |
基于纳米反应器空间限域电极材料的高比能金属硫电池 |
刘健 |
教授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8 |
高安全性金属钒酸盐微纳米材料原位储能机理研究与性能提升 |
教授 |
苏州科技大学 |
|
19 |
多固废协同在水泥混凝土产业链的利用与碳减排潜力 |
倪文 |
教授 |
北京科技大学 |
20 |
含钛高炉渣大宗量产业化新路线的探讨 |
吕辉鸿/ 季益龙 |
教授 |
安徽工业大学 |
21 |
对钒钛磁铁矿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新认识和思考 |
杨绍利 |
教授 |
攀枝花学院 |
22 |
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
刘剑刚 |
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
23 |
高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研究及其应用 |
吴雄伟 |
教授 |
湖南农业大学 |
24 |
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
刘剑刚 |
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
25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设计与机理研究 |
尉海军 |
教授 |
北京工业大学 |
26 |
典型金属钒酸盐的形貌与物相高效调控策略 |
孙嬿 |
教授 |
苏州科技大学 |
27 |
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缺陷调控机制 |
肖必威 |
高级研究主管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28 |
下一代金属离子电池高比能正极材料构筑 |
刘永畅 |
教授 |
北京科技大学 |
29 |
分解水制氢用钛基光催化材料 |
刘岗 |
副所长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30 |
钛掺杂制取磷酸钒锂的技术研究 |
孟伟巍 |
特级研究员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31 |
多孔MoV2O8 纳米片负极材料的合成与与储锂性能 |
郑浩 |
研究员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32 |
钒氮合金制备过程S 的转化规律及控制技术 |
涂忠兵 |
研究员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33 |
高载量硫正极材料中的钒基异质结增效 |
宰建陶 |
副系主任 |
上海交通大学 |
34 |
氮掺杂碳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
马汝广 |
教授 |
苏州科技大学 |
35 |
多层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
周伟东 |
教授 |
北京化工大学 |
36 |
低成本高比能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陈明哲 |
教授 |
南京理工大学 |
37 |
聚阴离子材料的储钠性质研究 |
方永进 |
特聘研究员 |
武汉大学 |
38 |
高倍率钠离子储能材料与器件 |
魏湫龙 |
副教授 |
厦门大学 |
39 |
Title: Ferro-, Piezo- and Tribo-cat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in Water |
张红芳 |
副教授 |
苏州科技大学 |
40 |
动力电池用集流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李华清 |
首席技术官 |
江苏亨通精密铜业有限公司 |
41 |
阳极氧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电化学储能研究 |
潘跃德 |
助理研究员 |
太原理工大学 |
42 |
电化学提取钛的可视化技术 |
宋维力 |
教授 |
北京理工大学 |
43 |
基于固态氢源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水热管理研究 |
吴震 |
副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学 |
44 |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界面 |
吴川 |
教授 |
北京理工大学 |
45 |
钒酸盐正极材料的离子传输通道构建与储镁机理 |
李鸿乂 |
教授 |
重庆大学 |
46 |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的相变机制研究 |
肖遥 |
特聘教授 |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
47 |
多孔黑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动态储钾行为的研究 |
秦国辉 |
教授 |
青岛科技大学 |
48 |
气基竖炉还原-电炉冶炼法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基础与关键技术 |
郭宇峰 |
教授/副院长 |
中南大学 |
49 |
提钛尾渣协同利用制备硅酸钙板绿色建材 |
姜涛 |
教授 |
东北大学 |
50 |
钛合金大规格高质量锻坯高效制备 |
葛鹏 |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51 |
基于电解质和双电层调控的高比能锌电池 |
王飞 |
青年研究员 |
复旦大学 |
52 |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材料和器件设计开发 |
李彦光 |
教授 |
苏州大学 |
53 |
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 |
王得丽 |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
54 |
MOF基材料与氢转化催化 |
李光琴 |
教授 |
中山大学 |
55 |
碱性膜燃料电池电极催化材料 |
高敏锐 |
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6 |
钴基电解水催化剂的表界面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 |
张立学 |
教授 |
青岛大学 |
57 |
Amorphous TiO2 Supported Low Iridium Catalyst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with High Durability and Low Cost |
米万良 |
副教授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58 |
锂氧电池中正极催化反应研究 |
陈宇辉 |
教授 |
南京工业大学 |
59 |
钒/钛基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功能化设计与性质研究 |
杜菲 |
教授 |
吉林大学 |
60 |
A-DA'D-A型小分子受体光伏材料 |
邹应萍 |
教授 |
中南大学 |
61 |
含氮金属氢化物离子导体及电化学合成氨性能探索 |
曹湖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62 |
单原子催化剂CO2电化学还原选择性的理论探索 |
李亚飞 |
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 |
63 |
导流式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两相传质及流动研究 |
陈浩 |
助理研究员 |
北京工业大学 |
64 |
全固态电池界面设计与性能研究 |
何平 |
教授 |
南京大学 |
65 |
高效利用钛渣制备离子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工艺研究 |
隋裕雷 |
副教授 |
苏州大学 |
66 |
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和隔膜改性策略 |
何章兴 |
教授 |
华北理工大学 |
67 |
高选择性空气阴极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
付更涛 |
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 |
68 |
Li-CO2电池高效双向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
周光敏 |
副教授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69 |
锂金属电池电解质材料与界面 |
赵勇 |
教授 |
河南大学 |
70 |
锌空气电池中的传输问题研究 |
谈鹏 |
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1 |
非金属基多功能催化剂开发及其在锌空和铝空电池中的应用 |
黄燕 |
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72 |
共轭多孔聚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探索 |
余丁山 |
教授 |
中山大学 |
73 |
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界面催化机制与性能优化 |
张进涛 |
教授 |
山东大学 |
74 |
钒渣钠化焙烧浸出提钒实验及机理研究 |
范鹤林 |
讲师 |
江西理工大学 |
75 |
Ti/SbOx+SnO2/Mn2O3阳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谢发明 |
研究生 |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76 |
硅质钒矿直接常压活化酸浸提钒的过程与机理 |
叶国华 |
教授 |
昆明理工大学 |
77 |
金属空气电池界面过程的动态演化和原位分析 |
文锐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78 |
水系锌离子电池电极表界面调控 |
梁汉锋 |
副教授 |
厦门大学 |
79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超低铂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沈水云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80 |
燃料电池催化层中局域传输现象与传输强化策略 |
闫晓晖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81 |
水系锌离子电池电极结构设计与界面调控 |
李成超 |
教授 |
广东工业大学 |
82 |
全固态锌电池 |
赵井文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83 |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快速高通量制备技术 |
朱锡钦 |
硕士研究生 |
重庆大学 |
84 |
Mn基层状氧化物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同步辐射谱学研究 |
张亮 |
教授 |
苏州大学 |
85 |
固体电池锂负极界面稳定及失效机制的多尺度原位研究 |
唐永福 |
教授 |
燕山大学 |
86 |
锂空气电池的原位液相透射电镜研究 |
韩久慧 |
教授 |
天津理工大学 |
87 |
金属催化剂的原子排列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王安良 |
教授 |
山东大学 |
88 |
钒基正极材料设计与宽温域储能体系探索 |
陈双强 |
教授 |
上海大学 |
89 |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及材料研究进展 |
吴凡 |
博导 |
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
90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梯度化多孔电极和新型流道设计 |
邢磊 |
研究员 |
江苏大学 |
91 |
通过调控膜电极结构及优化运行条件提升高浓度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性能 |
徐谦 |
教授 |
江苏大学 |
92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抗反极研究 |
曾林 |
副教授 |
南方科技大学 |
93 |
燃料电池用MXene基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徐晨曦 |
教授 |
合肥工业大学 |
94 |
聚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电极原位制备研究 |
苏华能 |
研究员 |
江苏大学 |
95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结构退化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
王誉霖 |
副教授 |
天津商业大学 |
96 |
碱金属-气体电池体系 |
胡小飞 |
特聘研究员 |
西安交通大学 |
97 |
金属锌负极界面化学调控 |
张宁 |
教授 |
河北大学 |
98 |
新型有机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
石瑞娟 |
讲师 |
河南大学 |
99 |
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及优化 |
熊胜林 |
教授 |
山东大学 |
100 |
高电压水系锂离子储能电池 |
索鎏敏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101 |
储能电池用固固转化硫正极的研制 |
王久林 |
教授 |
新疆大学 |
102 |
固体电解质和固态电池 |
郭新 |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
103 |
固态电池的多场成像与耦合失效 |
薄首行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104 |
锂金属氟基固态电池 |
李驰麟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105 |
基于硫银锗矿电解质的高性能全固态电池构筑及机理研究 |
余创 |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
106 |
薄固态电解质设计 |
万佳雨 |
研究员 |
南方科技大学 |
107 |
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与界面设计 |
郭向欣 |
教授 |
青岛大学 |
108 |
固态电池电解质及离子输运调控 |
贺艳兵 |
特别研究员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109 |
Li3VO4 负极材料研究 |
倪世兵 |
副院长 |
三峡大学 |
110 |
大尺寸高纯金属钒及钒基合金材料研究现状 |
李增德 |
正高级工程师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11 |
MXene基复合金属负极设计及其钠氧电池应用 |
贺鑫 |
助理教授 |
湖南大学 |
112 |
钠离子电池高比能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 |
金婷 |
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
113 |
Mg-S电池衰减机理的原位同步辐射谱学研究 |
胥燕 |
副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4 |
固态电池界面强化中的化学策略初探 |
张兰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15 |
MXene的电化学储能应用 |
徐斌 |
教授 |
北京化工大学 |
116 |
钠离子电池界面调控 |
陈卫华 |
教授 |
郑州大学 |
117 |
PEM氢电转换高效催化新体系 |
葛君杰 |
教授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118 |
纳米仿生结构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 |
白正宇 |
教授 |
河南师范大学 |
119 |
气基竖炉还原-电炉冶炼法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基础与关键技术 |
王帅 |
副教授 |
中南大学 |
120 |
调控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线性关系 |
郑耿锋 |
教授 |
复旦大学 |
121 |
高效廉价电催化材料设计制备及活性位解析调控 |
韩晓鹏 |
研究员 |
天津大学 |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