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赵鹏,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材料学学科带头人,学科责任教授。1995年西北轻工业学院获硅酸盐材料硕士学位,2001 获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博士学位,2003 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博士后经历。 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专著 3 部,主编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2 部,国内外发表文章 150 多篇,发明专利 100 多项。科技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陈常连,武汉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的技术研发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超滤/纳滤膜用碳化硅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原位成膜工艺,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承担 2020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任务多项;
高朋召,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编委、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 - 凝胶分会理事。 目前主要从事高导热氮化硅 / 氮化铝粉体及相应基板等热管理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
王海龙,郑州大学,博士、教授、“材料科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微波加热技术应用等。
刘其斌,博士,教授,博导,贵州省核心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十届贵州省政协常委。 2005 年 6 月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2008 年 11 月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30 余项纵向及横向课题,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功能陶瓷、生物医用陶瓷、激光增材制造高熵合金、新能源材料。
标题:李晓雷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