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中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岩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置和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煤岩理论指导炼焦配煤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宝钢、马钢、梅钢、山钢、新钢、湘钢、柳钢,宝泰隆等大型企业关于炼焦配煤和炼焦工艺优化等领域产学研项目60余项。所研成果 “炼焦煤资源配置和焦炭质量预测控制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煤焦方面研究论文60余篇。
张云,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为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制备、环境规划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3项、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运输燃料室温脱硫的环境友好型锰基吸附剂的开发》1项,主持新污染物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项目、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近五年个人研究经费140余万元。
王延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曾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Fuel》杂志审稿人,研究领域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石油化学、工业催化和精细化工。 先后有5项首创技术获得工业化应用,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6亿元。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三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
梅艳钢太原工业学院副教授,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同年九月份进入太原工业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含碳物质热转化与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针对碱金属在碳上的分布特点与分布行为,采用多种原位手段对热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分布与转化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Fuel、Energy Fuel、燃料化学学报等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4项,被《燃料化学学报》和《煤炭转化》期刊聘为青年学术编辑。
王峰,太原工业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主任,山西省新产业领军人才,2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高校 131 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及可替代能源研究,作为首席技术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创新计划项目、山西省科学技术重大专项、山西省科技创新计划、山西省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及太原国家高新区和太原市等科研开发计划,筹建了太原工业学院能源化工专业和山西省 1331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中心,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奖项。
标题:郭瑞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