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长期从事离子型稀土资源提取和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其他项目近10项。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等; 担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是IJMMM、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稀有金属等7个高水平期刊青年编委。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ydrometallurg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2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刘云,郑州大学/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副研究员,曹亦俊教授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团队,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本、硕均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冶金、相似关键金属分离,近年来致力于金属结合蛋白及多肽分离回收关键金属的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J、HAZMAT、IJBM,JEMA等中科院一区期刊,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万骞,现任职于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聚焦战略钒资源清洁利用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被加拿大Advance in Engineering(AIE)评为2018年全球热点研究。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引进计划,受邀担任Gels杂志客座编辑及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袁益忠,武汉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钒的微波外场冶金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12项;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11件。
蔡震雷,工学博士,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稀有稀散复杂金属资源高效绿色提取、钒资源清洁生产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方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重大课题研究工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8篇、其中SCI刊源论文16篇(TOP期刊论文4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
徐志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稀土提取与分离、锆铪萃取分离和矿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标题:肖燕飞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