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郑皓茁,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博士在读,师从潘晓林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低碳、绿色化工过程与环境,重点从事赤泥综合利用相关研究,参与重点研发计划、企业横向等七项课题研究。2022年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杨亮,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钨钼湿法冶金、钨粉体材料制备。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2015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排名第6)和2020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
刘晓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第十二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创新争先计划”,斯坦福大学“World top 2% scientists”。 一直从事工业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材料和固废中有价元素提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件,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行业科技进步奖3项(含一等奖1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系中国金属协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重金属高效提取、冶金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制备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2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准发明专利15项。
张一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标题:肖清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