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孙增青,中南大学副教授。本硕博分别就读于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南京大学环境工程、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和国际化视野。主要从事高纯矿物材料、矿冶碳捕集方面的研究。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担任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年专家委员、中德研发创新联盟碳中和专委会委员、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青年会员、中南大学侨联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基金等项目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国际专利2项,出版英文著作1部,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李鹏,博士、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煤系物分离与高效利用,开展了褐煤结构调控与定向转化、煤系关键金属分离、煤转化固体产物分离与功能材料制备、浮选药剂开发、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2项,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课题执笔人)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uel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史烨弘,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CSTM科学试验技术综合委员会委员,《矿冶》和《有色金属工程》期刊编委。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0余项。“十三五”期间,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开发与应用”项目,领导开发了我国首台套国际领先水平的浮选工艺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仪,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大型磷矿浮选工艺。
程海勇,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分会常务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各1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专项1项。发表高水平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长期致力于矿山充填、深部岩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设备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委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际合作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主持了校企联合研发技术项目26项,开展了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智能制造、矿物加工过程见面与控制等多项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6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
标题:付艳红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