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史昆 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年科技人才,现任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钛合金技术产业部科研室主任,从事钛合金研究17年,主要从事高性能铸造合金及其先进成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获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出版专著1部。
姜庆伟,男,工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耐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挂职云南昆钢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先进金属材料微结构与服役性能研究,重点研究了有色金属材料强韧化处理、层压复合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20篇。撰写各类专利技术32项。出版学术专著《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性能及应用》一部。
马星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学院教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洪堡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微纳米机器人的研究,主持科技部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面上等项目,担任中科院一区期刊JMST副主编。曾获马普智能所Günter Petzow Prize,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4)、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10)。
毛博,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以及小米青年学者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先进制造和加工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上海市“科技行动计划”专项,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医工交叉项目,中国宝武企业科研合作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和公开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20余种SCI期刊审稿人,以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钛合金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陈志平,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目前为西安交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刘刚/李润霞。主要从事金属3D打印方面的研究,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Rare Earths》和《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标题:袁嘉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