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有色金属会议嘉宾

万益群有色金属专家
江西省计量协会
理事长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食品中污染物识别、食品功能因子开发及安全性评估、药物的精准递送以及生物标志物筛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一直从事生命化学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3项,在《BiomedicalChromatography》、《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Health》、《AanlBioanalChem》、《食品科学》 [查看详情]
雷雯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化工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副所长
研究及擅长领域
从事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雷雯,分析化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现任上海化工研究院生物医药检测中心主任、同位素所副所长,上海市稳定同位素检测及应用研发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委员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柴林江有色金属专家
重庆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方向 1.激光熔覆高熵合金/复合材料涂层和激光增材制造; 2.反应堆用金属结构材料(锆、钛合金、先进不锈钢等)组织/织构/性能研究; 3.先进微区晶体取向分析技术(TKD、EBSD、ECC等)在材
  柴林江,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1.激光熔覆高熵合金/复合材料涂层和激光增材制造; 2.反应堆用金属结构材料(锆、钛合金、先进不锈钢等)组织/织构/性能研究; 3.先进微区晶体取向分析技术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连利仙有色金属专家
四川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国防战略需要,结合攀西稀土钒钛优势资源,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思想,开展稀土钒钛新材料、高温合金、增材制造、核工程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连利仙,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工党支部书记,兼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热处理专委会秘书长。 长期围绕国家重大工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张涛有色金属专家
广州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难熔金属、高熵合金、核聚变关键材料及辐照损伤研究。
  张涛,博士,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洪堡学者。瑞士Paull Scherrer Institute中科院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吕战鹏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大学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领域: 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一直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与应用,近二十余年主要从事核电站材料腐蚀与环境促进开裂及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工作。
  吕战鹏,男,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一直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与应用,近二十余年主要从事核电站材料腐蚀与环境促进开裂及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丁淑蓉有色金属专家
复旦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方向 1)核反应堆关键部件多场耦合,多重非线性和多尺度问题数值模拟; 2)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有效性能的关联性研究; 3)航空航天用先进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研究; 4)工程结构构件塑性加工过程的
  ​丁淑蓉,教授,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 固体力学:在该领域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研究计划类项目、973项目子专题、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基金、以及来自科研院所的协作课题,并参加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都时禹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领域: 面向能源工业的下一代材料基因组技术和软件平台开发和应用
  都时禹,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和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分别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和客座科学家。都时禹在美国洛斯阿拉莫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尹春雨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研高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方向:燃料元件设计与研发。浮动核电站燃料棒设计研究。
  尹春雨,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燃料元件设计与研发。浮动核电站燃料棒设计研究。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孔令军有色金属专家
广州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从事固废资源化制备环境材料及矿山污染修复、废水处理等领域研究。
  孔令军,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8年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优秀奖获得者。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目前任广州大学固废资源化与环境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黑大千有色金属专家
兰州大学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开展:核技术应用及核分析技术领域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涵盖了基础研究、方法学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拓展等全链条式科研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瞬发伽马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核素识别与定量分析
  黑大千博士,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获得者,科技部“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总 [查看详情]
参加会议
田森林有色金属专家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领域研究。
  田森林,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 [查看详情]
潘德安有色金属专家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废电子信息材料复杂组元战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工作。
  潘德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华环保联合会杰出青年、第五届“北京最美江西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项目和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千人项目”创新领军人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工 [查看详情]
王海锋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细颗粒静电分选、流态化分选和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
  王海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授,博士, 博士生指导教师, 招收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资环系党支部书记,入选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第8批校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教育部学位中心 [查看详情]
黄焜有色金属专家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工作将萃取冶金分离化学的基础研究从传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推进到了深入探究萃取反应界面传质过程分子、离子微观动态行为层次。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业试验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云南省/广东省 [查看详情]
杜雪岩有色金属专家
兰州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功能化应用、纳米磁性材料、纳米传感材料、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杜雪岩,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甘 [查看详情]
杨绍利有色金属专家
攀枝花学院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开发。
  杨绍利,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 开发,科研成果较丰富。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三等奖 1 项, 国家级行业 协会三等奖 1 项,先后主持国家级 [查看详情]
黄建洪有色金属专家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工业固废资源化与生态修复、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
  黄建洪,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高海拔(西藏)采选场地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兴滇英才”青年人才。 主要从事工业固废资源化与生态修复、水污染控制 [查看详情]
郑春丽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致力于稀土等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郑春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教授,致力于稀土等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科研项目20余项。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长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 [查看详情]
王海川有色金属专家
安徽工业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安徽工业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新工艺与新技 [查看详情]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共48页    到第
广告位招商
推广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