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冶金工程基础研究与学科发展中青年学术研讨会”定于2023年3月3-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联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稀土学院)、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辽宁大学化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萃取是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工、天然产物、生物制品、中药和食品等行业的一种单元操作技术,是生产工艺过程中核心环节之一;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分离技术,例如膜分离、结晶分离、萃取分离、吸附分离等技术成功应用在废水处理领域,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生产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三废处理零排放已成为行业的重点领域,如何在工艺源头改进技术、降低高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成了热点话题。
为了及时了解失效分析与测试领域的技术进展,积极推进新技术在行业内应用,切实解决行业内当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牵头,联合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3全国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与测试技术交流会”初定于2023年3月中下旬,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核材料是核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有色金属是重要的核材料组成部分,也是核强国与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进入新时代,我国核工业处于由大到强的历史新阶段,特别是钨钼、铀、铪、钽铌、铍、钒、和稀土等核资源开发,材料研究、废物利用、环境保护、自主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强调,着眼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统筹氢能产业布局,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锂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原材料面临着长期供应不足的严峻问题。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帮助各从业单位提高锂资源提取工艺技术水平,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资源自给率,交流学习先进技术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加强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多元化锂资源供应,尽快形成供给能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经研究决定,近期在昆明市举办“锂资源提取与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新技术专题培训班”,望各单位积极组织选派人员参加。
由江西理工大学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江特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主办,宜春市锂电产业研究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锂资源科技创新大会”定于2022年12月15-17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召开。
尊敬的参会专家、企业代表及业界朋友: 因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为了考虑大家的健康安全及会议交流的成效,因此由安徽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六盘水师范学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冶金矿产固废资源化第四届学术会议”原定于2022年12月9-11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现将延期举办,具体召开时间预计2023年上半年!
由苏州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主办的“金属材料成形与加工先进技术交流会暨2022中国有色金属智库湘江论坛”拟定于2022年12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论坛以“两碳融合 绿色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有色金属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重点领域,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学术交流平台,深化服务有色金属科技工作者技术交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本次会议将针对轧制成形、板管成形、塑性理论、材料加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碳中和与碳循环等内容进行交流。欢迎相关人员踊跃参加!
由中南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主办的“有色金属共性调控及差异化制造技术交流会暨2022中国有色金属智库湘江论坛”拟定于2022年12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论坛以“两碳融合 绿色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有色金属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重点领域,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学术交流平台,深化服务有色金属科技工作者技术交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萃取是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工、天然产物、生物制品、中药和食品等行业的一种单元操作技术,是生产工艺过程中核心环节之一;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分离技术,例如膜分离、结晶分离、萃取分离、吸附分离等技术成功应用在废水处理领域,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生产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三废处理零排放已成为行业的重点领域,如何在工艺源头改进技术、降低高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成了热点话题。
为进一步体现我国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领域最新成果,加强与国内外新材料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谋求特种粉末冶金材料与复合材料产业的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展,总结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先进技术以及尚处在工业化试验阶段的新技术,大力推广示范工程成果和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南大学、黄河科技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主办,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部材料工程科教中心、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引导企业有序开发锂矿资源,帮助各从业单位科学高效利用锂矿资源,发展深加工制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锂矿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交流学习先进技术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经研究决定,近期在南昌市举办“锂资源集约化开采与精深加工及再生利用专题技术”培训班,望各单位积极组织选派人员参加。
由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江西理工大学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中冶有色技术平台联合主办,宜春市锂电产业研究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全国有色金属产品分析检测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仪器仪表、实验室设备展示会”定于2022年10月24-26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
“第十届中国铝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国际铝工业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11月6-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大会将邀请铝工业相关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发展做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