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吴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现工作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主要从事磁/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 4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收录论文17 篇,申请授权专利 9 项。
于艺弘,辽宁丹东人,东北大学材料学院在读博士生,中共党员。2020 年本科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2020 年至今就读于东北大学李松教授课题组。研究工作围绕冶金、能源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实现碳中和开发催化材料,包括利用电催化还原 CO2 构建碳循环为基础的冶金新工艺,从而提高冶金工业中洁净能源占比,具体涉及:1)关键催化材料设计,2)工业级反应器设计。
梁福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16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从事 Janus 材料、功能涂料涂层等高分子分区复合材料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张达威,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美国材料性能与保护协会会士,Corrosion Science 期刊副主编。主要从事智能耐蚀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智能防腐涂层、微生物腐蚀与防护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腐蚀研究等,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引用 13000 次(h 因子 63)。
马菱薇,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防腐涂层及表面防护技术,高通量实验与材料腐蚀大数据。在 Corrosion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omposites Part B 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100 余篇,h 因子 33,ESI 高被引 论文 4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标题:赵一鸣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