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郑默,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并于当年留所工作,于202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郑默共发表论文30余篇,创建两套自主软件GMD-Reax和VARxMD,均实现成果转化,已推广至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相关企业共20余家;其研究方向为大规模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发展和在固体能源和液体燃料中的应用。
郭少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课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负责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清洁利用及固废资源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央引导地方专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及企业委托等多项项目的研究工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在国际出版社出版专章一章,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国际能源集团壳牌公司优秀科研奖一等奖。
李剑锋,现任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7年多,兼任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程欢,华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低碳煤焦化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纵向项目3项,承担横向课题11项。在《Fu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发的炼焦煤与焦炭质量评价新方法在多家焦化企业实施应用,累计为地方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56亿元。
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 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先进功能材料制造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工程科技战略河南研究院副院长。 2012年入选上海“千人项目”专家,2015-201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2016年河南省中原学者、2016年第七届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评议组秘书长、2021年第八界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评议组委员、2023年第二届中国化工学会中日工作委员会主任。获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标题:朱秀栋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