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氧化铝生产理论、铝资源综合利用、铝基新材料制备、冶金过程智能控制等。承担科研项目6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及子课题2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JCR一区30篇、二区13篇)、EI论文3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韩俊伟,中南大学教授、博导,矿物工程系副主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优青”等人才计划。 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南省创新引领计划等项目20余项。
杨坤副教授,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从事稀散金属高效提取、冶金固废资源化研究,研发国内首套酸泥处理系统,实现酸泥中全元素高价值回收;建立超声强化含锗氧化锌烟尘提锗关键技术原型,锗浸出率提高至92.3%,单宁耗量降低40%。主持项目9项,发表SCI/EI论文35篇,授权发明专利36项,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尾矿和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博士期间跟随刘文刚教授开展蛇纹石矿物的高效浸出研究,博士后期间跟随杨玮教授继续开展尾矿资源化综合回收和有效利用的工作。曾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项,现主持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科技厅青年基金,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
杨绍利,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 开发,科研成果较丰富。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三等奖 1 项, 国家级行业 协会三等奖 1 项,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 1 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32 项; 获得国家发明/实用 新型专利 80 余项, 实现成果转化 13 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 8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标题:朱霏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