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倪帅男,博士,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稀土等战略金属精准分离与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Green Chem.、Chem. Eng. J.、J. Hazard. Mater.和Sep. Purif. Technol.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自主科研专项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3项;入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担任《湿法冶金》期刊青年编委及J. Environ. Manage.等期刊审稿人。
刘红,武汉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讲师,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钒资源高效提取与钒基材料制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以一作/通讯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相关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肖清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入选者。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5篇,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6件,曾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东北大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低碳胶凝材料开发、熟料制备及绿色混凝土优化研究。公开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聚焦于尾矿的高价值利用和水泥基材料性能提升。
刘三平,主要从事铜、铅、锌、镍、钴等有色金属冶炼和综合回收等工艺研究和工程咨询设计工作,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主持完成多项企业重大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 共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发表各种科技期刊论文50余篇。
标题:朱霏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