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一直从事工业硅冶炼工艺基础理论及技术、新型矿热炉开发、新型硅能源材料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相关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十余项纵向项目以及金川公司等企业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发表论文 20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2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4项。
刘承泽,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西安稀有院后处理材料研究所所长助理,从事核用耐蚀材料、结构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用超高纯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等课题,入选2023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李辕成,副教授,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原中电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特聘顾问,现任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巴赛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专家等。长期从事于重金属固废无害化处置与工业固废弃综合利用等相关技术研究。在重金属固废无害化技术方面取得系列成绩。在冶金与环境领域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工程应用技术 2 项;完成工程示范项目 2 项。主持国家项目1 项。在研项目 5 项。
陆诗建,汉族,工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兼职教授,浙江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科技副总”,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国循环经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委会CCUS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郭永春,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粉末冶金、金属压力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前沿性等特色。攻读博士期间与研究团队建立了原始创新的以镁铝比为核心的高炉低碳冶炼控制理论体系和现场操作技术,达到了科学高效使用炼铁资源与能源的冶炼目的。公开发表核心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标题:龚慧纯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