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江西理工大学,邱仙辉,博士,副教授,入选江西理工大学清江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矿物浮选理论与工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4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刘文礼,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及多种期刊的编委。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主任。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选矿工程专业;1988年8月获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姜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烧结球团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副主任,曾任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TMS)火法冶金学术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团矿精加工与提取冶金研究。开发出多种难处理铁矿均热高料层烧结、球团制备关键技术和复合造块新工艺;研发出红土镍矿制备镍铁的高温熔炼新渣型和固态还原-磁选新工艺;研发出新型复合粘结剂,发明了一步高温还原制备直接还原铁新方法;构建了钒钛磁铁矿和铁铝复合资源综合利用新流程。
安徽理工大学,闵凡飞,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材料导报》等期刊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主要从事微细矿物颗粒界面调控、矿山废水、煤基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标题:吕宪俊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