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李建峰。一直致力于超导线材、特种难熔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973”,“863”,国际科技合作,国家级专项,省市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省级专利奖励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99项,已授权68项。
昆明理工大学,易建宏。以有色金属资源和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材料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以特种粉体制备改性和粉末冶金技术为核心路线,从事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型稀贵金属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中国有色集团天津技术创新研究院,钟景明,是我国铍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学术带头人,他曾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等项目,现正承担国家863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第一壁板用热压铍材研制” 课题研究。为我国铍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孙军。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形变相变与强韧化的研究。针对合金强韧性之间呈倒置关系这一重大难题,在合金强韧化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异质界面强韧化的新思路,建立了合金多尺度第二相耦合强韧化模型,发现了金属形变孪晶和纳米多层膜微纳柱体强度的显著外观与内在尺寸效应,据此发明了几种高强韧合金与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王海龙,郑州大学,博士、教授、“材料科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微波加热技术应用等。
标题:许德美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