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无损检测技术

> 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

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

66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合肥英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24-05-14 10:18:1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具(1),用于夹持并固定移动设备;

第二夹具(2),用于夹持并固定红外热像仪;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红外热像仪,以实现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红外热像仪之间的通信和供电;

所述第一夹具(1)与所述第二夹具(2)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红外热像仪相对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方便人手抓握的握把(3),所述握把(3)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具(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31);

和/或,所述握把(3)的前面设置有方便抓握的手指凹槽(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4),所述第一夹具(1)通过所述转动组件(4)与所述第二夹具(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第一铰接座(9)、与所述第一铰接座(9)配合的第二铰接座(11)、松紧螺柱(8)和松紧螺帽(7),所述第一铰接座(9)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1),所述第二铰接座(11)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2),所述松紧螺柱(8)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座(9)和所述第二铰接座(11),所述松紧螺帽(7)螺纹连接于所述松紧螺柱(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还包括扣合件(10),所述扣合件(10)扣合于所述第一铰接座(9),所述松紧螺柱(8)穿设于所述扣合件(10),且所述扣合件(1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铰接座(9)的通孔(16)。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路主板(13)以及连接线(5),所述连接线(5)的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1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连接;

所述电路主板(1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2),所述第二夹具(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红外热像仪电连接的插口(14),所述插口(14)电连接于所述电路主板(13),以便所述红外热像仪经所述连接线(5)和所述电路主板(13)从所述移动设备取电,以及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连接线(5)和所述电路主板(13)从所述红外热像仪获取图像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1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插口(14)的位置不同,以适应不同款式的所述红外热像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内设置有电源(15),所述电源(15)与所述电路主板(13)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路主板(13)向所述红外热像仪供电,或通过所述电路主板(13)、所述连接线(5)向所述移动设备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上还设有开关(6),用于控制所述电源(15)的供电模式。

说明书: 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将红外热像仪安装于手机时,一般直接将红外热像仪插入手机的数据接口,通过TPYEC接口插入android手机,通过lightning接口插入苹果手机,红外热像仪通过手机电池进行供电,在手机软件上可显示红外图像;由于红外热像仪需要使用手机电池供电,致使手机电池的耗电量增加,红外热像仪可持续使用的时间较短;并且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握持手机对红外热像仪的成像角度等进行调整,长时间使用容易疲劳。[0003]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可将红外热像仪固定至移动设备,以实现移动设备与红外热像仪之间的通信和供电;并且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角度可调,避免了使用者观测时胳膊抬举、仰视造成的疲劳,提高了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包括:[0007] 第一夹具,用于夹持并固定移动设备;[0008] 第二夹具,用于夹持并固定红外热像仪;[0009]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红外热像仪,以实现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红外热像仪之间的通信和供电;[0010] 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红外热像仪相对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0011] 可选地,所述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方便人手抓握的握把,所述握把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具的底部。[0012] 可选地,所述握把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0013] 和/或,所述握把的前面设置有方便抓握的手指凹槽。[0014] 可选地,所述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夹具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具转动连接。[0015] 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配合的第二铰接座、松紧螺柱和松紧螺帽,所述第一铰接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所述松紧螺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松紧螺帽螺纹连接于所述松紧螺柱。[0016] 可选地,所述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扣合件,所述扣合件扣合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松紧螺柱穿设于所述扣合件,且所述扣合件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通孔。[0017]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路主板以及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连接;[0018] 所述电路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红外热像仪电连接的插口,所述插口电连接于所述电路主板,以便所述红外热像仪经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电路主板从所述移动设备取电,以及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电路主板从所述红外热像仪获取图像并显示。[0019] 可选地,所述插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插口的位置不同,以适应不同款式的所述红外热像仪。[0020] 可选地,所述握把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路主板向所述红外热像仪供电,或通过所述电路主板、所述连接线向所述移动设备供电。[0021] 可选地,所述握把上还设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的供电模式。[002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第一夹具夹持并固定于移动设备,将红外热像仪固定于第二夹具,并通过连接组件将移动设备和红外热像仪连接,以便将红外热像仪所成图像传递至手机。[002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在使用红外热像仪的过程中胳膊抬举、长期仰视等造成的疲劳,可有效提高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轴测图;[0027] 图3为图2中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侧视图;[0028] 图4为第一夹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9] 图5为图4中第一夹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6为第二夹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1] 图7为图6中第二夹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0032] 图8为握把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3] 图9为图8中握把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0034] 图1?图9中:[0035] 1为第一夹具、2为第二夹具、3为握把、31为防滑纹路、32为手指凹槽、4为转动组件、5为连接线、6为开关、7为松紧螺帽、8为松紧螺柱、9为第一铰接座、10为扣合件、11为第二铰接座、13为电路主板、14为插口、15为电源、16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3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37]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可将红外热像仪固定至移动设备,以实现移动设备与红外热像仪之间的通信和供电;并且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角度可调,避免了使用者观测时胳膊抬举、仰视造成的疲劳,提高了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0038] 请参考图1?图9。[0039]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包括:[0040] 第一夹具1,用于夹持并固定移动设备;[0041] 第二夹具2,用于夹持并固定红外热像仪;[0042]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设备和红外热像仪,以实现移动设备与红外热像仪之间的通信和供电;[0043] 第一夹具1与第二夹具2转动连接,以调节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0044]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0045] 如图4所示,第一夹具1可以设置为可张开、可闭合的夹爪类结构,用于夹紧移动设备的边缘,以使移动设备固定于第一夹具1;第二夹具2可以设置为可张开、可闭合的夹爪类结构,用于夹紧红外热像仪的边缘,以使红外热像仪固定于第二夹具2;还可以如图6所示,第二夹具2设置有固定红外热像仪的卡槽,红外热像仪固设于卡槽内;当然,第一夹具1、第二夹具2可以设置为吸盘类结构,直接吸附于移动设备、红外热像仪的表面,第一夹具1、第二夹具2还可以是符合要求的其它结构形式,在此不做赘述。[0046]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夹具1和第二夹具2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夹具1设置于后端,第二夹具2设置于前端,此处的“前端”为红外摄像仪固定于第二夹具2后的拍摄方向,“后端”为移动设备固定于第一夹具1后显示红外图像的界面所朝的方向;当然,第一夹具1与第二夹具2之间也可以呈90°夹角设置,或者其它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例如,第一夹具1设置于后端,第二夹具2设置于侧面,移动设备固定于第一夹具1后显示红外图像的界面所朝的方向与红外摄像仪固定于第二夹具2后的拍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0047]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移动设备固定于第一夹具1,将红外热像仪固定于第二夹具2,并通过连接组件将移动设备和红外热像仪连接,以便将红外热像仪所成图像传递至手机。[0048]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在使用红外热像仪的过程中胳膊抬举、长期仰视等造成的疲劳,可有效提高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0049]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方便抓握的握把3,握把3固设于第一夹具1。[0050] 优选的,可以将第一夹具1和握把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0051] 如图8、图9所示,握把3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31;和/或,握把3设置有方便抓握的手指凹槽32。[0052] 可以将握把3设置为近似S型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再加上前面有手指凹槽32,侧面有防滑纹路31,既防滑又使握持更舒适,长时间使用也不累,进一步提高抓握时的舒适度。[0053] 本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前面”为握把3朝向第二夹具2的一侧,“侧面”为握把3中既不朝向第一夹具1也不朝向第二夹具2的周向部分。[0054]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抓握握把3,抓握方式更加方便、舒适,不需要长时间手持移动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过程的舒适度。[0055]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4,第一夹具1通过转动组件4与第二夹具2转动连接。[0056] 转动组件4可以是销轴结构,也可以是球铰结构,或者其它满足要求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0057] 具体的,如图1所示,转动组件4包括第一铰接座9、与第一铰接座9配合的第二铰接座11、松紧螺柱8和松紧螺帽7,第一铰接座9设置于第一夹具1,第二铰接座11设置于第二夹具2,松紧螺柱8穿设于第一铰接座9和第二铰接座11,松紧螺帽7螺纹连接于松紧螺柱8。[0058] 如图5所示,第一铰接座9设置有第一通孔,如图7所示,第二铰接座11设置有第二通孔,在组装的过程中,第一铰接座9与第二铰接座11配合,松紧螺柱8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设置,松紧螺帽7与松紧螺柱8螺纹配合连接,当需要对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旋拧松紧螺柱8,使松紧螺柱8与松紧螺帽7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铰接座9与第二铰接座11之间的铰接配合变松,第二铰接座11可相对于第一铰接座9相对转动,调节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至合适位置,然后旋拧松紧螺柱8,使第二铰接座11相对于第一铰接座9固定至所需角度位置,实现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的调节。[0059] 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旋拧松紧螺柱8,使第一铰接座9与第二铰接座11可相对转动,同时在无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对固定,在调节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转动第一夹具1或第二夹具2,实现红外热像仪相对于移动设备的安装角度的调节。[0060] 第一夹具1与第二夹具2还可以是其它的转动连接方式,具体的,可以是球铰连接,销轴连接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0061] 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包括电路主板13以及连接线5,连接线5的一端与电路主板1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0062] 电路主板13设置于第二夹具2,如图2所示,第二夹具2设置有用于与红外热像仪电连接的插口14,插口14电连接于电路主板13。[0063] 在使用的过程中,红外热像仪固设于第二夹具2,且红外热像仪的对应接口与插口14连接,以实现电路主板13与红外热像仪的电连接以及方便红外热像仪将所测信息通过电路主板13、连接线5传递至移动设备。

[0064] 优选的,插口1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插口14的位置不同,以适应不同款式的红外热像仪,扩大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的适用范围。[0065]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握把3内设置有电源15,电源15与电路主板13电连接,以通过电路主板13向红外热像仪供电,或通过电路主板13、连接线5向手机供电。[0066] 可以在电路主板13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源15供电模式的开关6。[0067] 具体的,电源15可以是电池,或者其它满足要求的结构。[0068]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在独立供电未打开的情况下,红外热像仪通过电路主板13、连接线5与移动设备连接,并通过移动设备为红外热像仪供电,红外热像仪将图像信息通过电路主板13、连接线5传递至移动设备,并在移动设备显示红外图像;在独立供电打开的情况下,握把3内的电源15通过电路主板13向红外热像仪单独供电,红外热像仪将图像信息经电路主板13、连接线5传递至移动设备,并在移动设备显示红外图像;在反向供电打开的情况下,握把3内的电源15经电路主板13、连接线5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握把3内的电源15通过电路主板13向红外热像仪供电,红外热像仪将图像信息经电路主板13、连接线5传递至移动设备,并在移动设备显示红外图像。[0069] 握把3内电源15的设置可以提高红外热像仪的续航能力,延长红外热像仪的单次可使用时间。[007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还包括扣合件10,扣合件10扣合于第一铰接座9,松紧螺柱8穿设于扣合件10,且扣合件10设置有连通第一铰接座9的通孔16,连接电源15和电路主板13的电线穿过通孔16设置。[0071]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握把3内的电源15通过电线与电路主板13连接,电线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穿过扣合件10上的通孔16,并且扣合件10的设置对电线具有一定的定位效果,使线路布局更加合理。[0072] 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铰接座9和第二铰接座11,第一夹具1和第二夹具2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0073]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007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红外热像仪转接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