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在其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全球量产钠电池最早、价格最优者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比磷酸铁锂便宜30%,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言论,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最后,故事以国泰君安相关人士“新技术的应用总不会是一帆风顺”,暂告一段落。
一个朋友圈都能惊起一层浪,足以见得产业内外对于钠电池的关心和关注热情之高,甚至都有点“妄想”了。
比如,最近都在盛传“比亚迪钠离子电池将装车新品SUV”、“鹏辉能源钠离子电池已装车宝骏kiwi.....惹得最后比亚迪、鹏辉能源不等不出面澄清:都是谣言!
不过反过来,也是好事,更多的关注,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这将加速钠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优胜劣汰。据跟踪,产业确实正在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向前跑,比如:
7月28日,中科海钠阜阳全球首条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落成仪式举行。
9月26日,江苏翔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翔鹰”)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已经实现3000吨/年规模化生产。
10月21日,宁德时代与1700位投资者通过电话会议交流时称,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钠电池,明年将会正式量产”。
10月26日,振华新材与孚能科技公告,双方签订协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在2023年一季度导入。
10月28日,维科技术公告称拟建设年产能 2GWh 钠离子电池项目,预计明年少量出货。公司此前与浙江钠创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原料。
11月14日,新宙邦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款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良好,常温下循环次数超 2500 周。
11月15日,贝特瑞表示目前公司钠电负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实现吨级以上订单,并持续供货,正在积极导入其他头部企业,同时提升产能规划。
11月16日,长虹集团携多款高性能电池首次亮相第十届科博会,其中包括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该钠电产品以有机小分子为正极, 铋钠合金为负极的新型钠离子电池(锂资源提取与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新技术专题培训班)体系,该产品能量密度为 141Wh/kg,实测700圈循环无衰减,满足5C倍率充放电,实现了超级稳定、超长寿命,电化学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月23日,多氟多在互动平台表示,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正在进行各类评测。公司正在与下游意向客户积极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