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贵州25万吨再生金属项目启动 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

贵州25万吨再生金属项目启动 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

2025-03-29 18:43:32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117        0
简介:贵州正合轻合金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25万吨再生金属项目进入环评公示阶段。该项目将形成年处理24.5万吨再生铝和5000吨再生铜的生产能力,配套建设熔炼炉、铸造生产线等设施,推动西南地区再生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公示了遵义市播州区一项重大再生金属项目。贵州正合轻合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处理25万吨再生及精深加工项目,目前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阶段。  

该项目选址于苟江经开区铝业园区,总投资近3.9亿元。根据规划,项目将重点建设再生铝回收分类、破碎分拣生产线,并配置10条铸造生产线。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5万吨铝棒、铝板的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年处理5000吨再生铜、年产5000吨铜锭的配套产能。  

铝加工领域,项目采用非坩埚炉熔炼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的优势。生产线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废铝的分选需求,可处理包括建筑型材、汽车零部件等多种来源的再生铝原料。  

铜加工环节则采用先进的熔炼技术,确保再生铜锭达到电工用铜的标准要求。项目特别注重环保设施投入,在废气处理、废水回用等方面采用行业领先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  

"这个项目的建设将完善西南地区再生金属产业链。"当地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铝板、铝棒等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可以满足周边汽车制造、建材等行业的需求。"  

项目所在地苟江经开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产业生态。园区内现有铝加工企业十余家,主要生产铝合金轮毂、建筑型材等产品。新项目的加入将强化园区原料保障能力,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在技术装备方面,项目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分拣设备,通过光谱分析等技术实现废铝的精准分类。熔炼环节采用蓄热式燃烧系统,可回收利用废气余热,预计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15%以上。  

环保专家指出,再生金属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与原生金属生产相比,再生铝生产可节约95%的能源消耗,再生铜生产可节约85%的能源。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减少约50万吨碳排放。  

市场分析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的发展,西南地区对高品质铝材的需求快速增长。项目建成后,产品可辐射重庆、成都等制造业中心,服务半径内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  

在铜资源利用方面,项目将重点回收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废铜料。通过先进的精炼工艺,生产的铜锭可满足电缆、变压器等产品的原料要求。这有助于缓解我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  

项目投资方贵州正合轻合金科技公司具有多年金属加工经验。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新项目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量追溯,确保产品符合高端应用标准。  

环评公示信息显示,项目在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充分考量。除常规环保设施外,还规划建设原料封闭式堆场、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等,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就业,预计可创造300个工作岗位。同时,通过建立规范的再生金属回收体系,将促进周边地区废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此类再生金属项目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再生金属产品的性能已接近原生金属,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