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车企不挣钱,电池厂商也没利润,新能源汽车利润到底去哪儿了?

车企不挣钱,电池厂商也没利润,新能源汽车利润到底去哪儿了?

2023-04-10 14:53:15 来源:矿材网
1847        0
简介:不到一年,电池占电动车成本飙升至40-60%。因为“电池太贵”,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企业的冲突摆在了明面上。
不到一年,电池占电动车成本飙升至40-60%。因为“电池太贵”,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企业的冲突摆在了明面上。
独占动力电池近四成市场份额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日前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调侃“我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等车企大佬,相继发声支持。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但是,宁德时代用今年一季度盈利证明“我也没赚钱”。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2倍,净利润却减少了近5亿元,主要承担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其董事长曾毓群认为动力电池不断涨价有两大原因:一是上游材料涨价导致电池厂商成本增长;二是资本市场炒作。
那么问题来了,整车企业和宁德时代的钱都是谁赚走了?
被原材料上涨压垮?
尽管大多电池企业都在强调涨价是和下游“谨慎传导”、“友好协商”,但过去一年中,许多车企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对电池涨价吃不消。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企业呈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态势。除缺芯、政府补贴退坡等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单车电池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今年上半年,已发布20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的7家乘用车上市企业中,仅有长安、比亚迪和长城三家实现净利润预增,其中长安最高,长城次之。
这波原材料涨价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更大,原因在于使用的芯片量更大,同时遭遇电池成本上涨。鉴于芯片短缺问题已成常态,电池成本上涨成为车企业绩承压的另一大主因。
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车辆3.4万辆,同比增长159%,净亏损17亿元,创上市以来单季新高。同处造车第一梯队的蔚来,净亏损逾18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理想汽车净亏损1090万元。
“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理想汽车CEO李想3月曾在个人微博表示,“已与电池厂商确定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涨价。”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直言,动力电池涨价幅度超出想象。
不只是“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一些正开拓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也表达了对电池涨价的担忧。
一直保持盈利增长的广汽集团在2021年报中披露,原材料价格上涨至高位后保持平稳,且能源单价上涨,汽车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这对该公司利润目标的达成带来不确定性。
都在给“矿企”打工
当前,电池成本从原本的30%-40%暴增至60%左右,一些车企将电池成本上涨归咎于动力电池企业涨价。朱华荣日前就公开表示,“感谢电池行业和上游产业的任性涨价,让我们不断地花钱,坚强地活下去”。

刀片电池,图片来源:比亚迪
动力电池企业“龙头”宁德时代,更是成为车企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宁德时代今年一季度营收(486.8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翻番,但净利润(14.93亿元)实际上减少了近5亿元。宁德时代解释道,一季度承担了主要的原材料涨价压力。
更早前,宁德时代似乎已调整过电池产品售价,有消息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宁德时代电池调价了两次,每次上涨1万元。因锂电池原材料上涨,今年三四月份时,蔚来、小鹏等多家车企已进行过一轮提价。
目前,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仍处于脱缰状态,如碳酸锂价格一年多涨幅超10倍,一度涨至51.5万元/吨。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疫情、俄乌冲突及产能供给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相比2020年,碳酸铁锂、三元动力电池成本已分别上涨42%、27%。

天齐锂业射洪基地,图片来源:天齐锂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宁德时代二季度打算与车企分摊原材料涨价压力。6月对外表示,公司与客户友好协商共同应对供应链压力,目前电池价格动态调整比较顺利。或许是宁德时代进一步将电池上涨压力传导至车企,车企才公开吐槽“电池太贵”。不过,车企与宁德时代关于电池成本的拉锯战,本质是供应链体系话语权的争夺,双方都想成为压倒对方的“东风”。
整车企业不够挣钱,电池厂商也没利润,那么新能源汽车利润究竟去哪儿了?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在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供应链中有上中下游之分,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为代表的是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为代表的是中游电池厂商,以广汽、小鹏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则是下游承接商。去年以来,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特别是碳酸锂从每吨5万多元飙升至当前每吨46万多元,上游锂矿供应商赚得可谓盆满钵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11家锂矿概念企业已经披露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相关企业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大增。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上限看,已公布数据的公司同比增速均在340%以上,其中天齐锂业、融捷股份、西藏矿业、天华超净位居前四,增速分别达134倍、48倍、11倍、10倍左右。
不仅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新能源汽车还会拉动煤炭需求增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高用电量,这也加大了煤炭产业的销量。

建设中的阿根廷Mariana项目,图片来源:赣锋锂业
对于业绩暴涨的原因,天齐锂业解释道,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天齐锂业等净利润暴涨主要“受益于锂的供需错配”。曾毓群表示,资本市场炒作是导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一大主因,“碳酸锂价格短期暴涨,但矿产资源储备丰富。”
对于原材料价格何时恢复正常值,有专家认为,预计镍、锂价格明年显著回落。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预测,明年金属镍供应量将超40万吨,镍价有望从现在的2万多美金/吨下降至1.5万美金/吨以下。但也有观点认为,受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仍不太好预估。
可以预见的是,至少今年,大家都在给“矿企”打工了。
锂矿资源真的稀缺吗?
事实上,作为矿产资源,地球上锂本身并不稀缺。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160TWh(亿千瓦时)的锂电池,足以满足市场增长需求。不少人就此推测,上游原材料领域的暴涨,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炒作。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然而并不全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爆发,不可避免地会激发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面对这种“确定性”的增长,无孔不入的资本嗅觉最为灵敏,不排除有投机资金炒作的可能。
但也要看到,矿产资源开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矿产投资向来都是资金需求大、周期长、风险高的投资。一座矿山,从勘探到开采,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正爆发,也就是从去年才开始的。况且,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全球尤其是欧洲能源加速转型,也使得储能市场对锂资源产生了更为强劲的需求。而锂作为能源金属,其重要性在得到充分认识后受到追捧,出现供不应求,自然也不难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电池不同于石油,其绝大部分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做好动力电池回收不就行了吗?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企业镍钴锰回收率已达到99.3%,锂达到90%以上,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回收率还有可能得到提升。但问题是,回收也是有成本的。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场景复杂,在回收机制尚不健全、锂价高企的当下,真正有回收技术并符合环保法规的企业经营成本也高,经济竞争力并不一定就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汽车产品在被重新定义的同时,产业链供应链也在重塑。过去传统燃油车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正在被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所取代,其中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高、影响最大。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较量从来不仅是产品本身,早已上升到全产业链。从近期来看,中下游企业需要解决的是“保供稳价”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不仅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更要强化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掌控。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惟有加快打造软硬融合、强韧性、高安全,同时又兼顾效率和成本等指标的供应链,不被上游“卡脖子”,处于中下游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赢得竞争新优势。
“买矿”热潮起
显然,车企和宁德时代,都不想给上游企业打工,开始考虑“买矿了”。车企还打算造电池,抢宁德时代的“饭碗”。但从宁德时代、广汽等企业近两年的动作来看,电池涨价等外部因素只是加快他们的布局进程和决心而已。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正如广汽曾庆洪所言,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可控成为战略高地。他表示,动力电池市场原材料价格飙涨、供需紧张已成常态。在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电池企业后向一体会加剧,同时主机厂也被迫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市场。这也是为何,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买矿”,广汽、长城等整车企业开始“造电池”,布局原材料市场的根本原因。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广汽等企业,正在收购或入股锂矿企业。如宁德时代今年4月以8.65亿元拿下宜春一处锂矿勘探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已将买矿热潮延伸到了海外市场,国轩高科今年5月与阿根廷一矿业公司签约合作,比亚迪6月传出洽购非洲锂矿消息。

蜂巢能源L600短刀电芯,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整车企业同步展开“造电池”业务,广汽子公司广汽资本2021年联合上汽尚颀资本共同投资九岭锂业。日前,有知情人士称,广汽埃安正在筹建动力电池公司及动力电池量产生产线。吉利、长城等其他整车企业,也有加快布局电池全产业链。
车企开始造电池,是否会对当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造成冲击?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影响较小,“大家诉求不一样”。在他看来,主机厂的核心业务还是整车,“造电池”是为了解电池技术的关键,掌握安全性原理和技术创新原理。

广汽埃安布局电池市场,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而且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规模不断增长,车企自建电池产能或难以完全满足配套需求,仍需大规模对外采购,如特斯拉自建电池工厂的同时,还向宁德时代、松下等采购。更何况造电池厂的投资动辄就是数十数百亿元,如果车企大规模建设,资金压力不小。
不过,整车企业布局造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至少在与电池供应商合作时,拥有一定的溢价谈判能力,避免了被“坑钱”。或许宁德时代“买矿”也有这想法?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