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探矿技术

> 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

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

86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南宁科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4-01-09 11:39:0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设有上部机壳,上部机壳的内部架设有输送链轮总成,输送链轮总成上安装有输送料斗总成,所述输送链轮总成主要由水平直向架设的输送链轮轴和安装在输送链轮轴上的输送链轮组成,所述输送料斗总成主要由垂直架设的输送链条圈和多个挂在输送链条圈上的料斗组成,输送链条圈挂扣在输送链轮上并与输送链轮相啮合,由电机驱动输送链轮轴和输送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圈和料斗在垂直方向上循环转动;所述上部机壳的在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初始位置的外侧下方设有倾斜向下伸出的出料口,上部机壳内部在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的外侧还设有改向链轮总成,所述改向链轮总成主要由水平直向架设的改向链轮轴和安装在改向链轮轴上的改向链轮组成,改向链轮设置在输送链轮与出料口之间的位置,改向链轮从外侧与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相啮合,并由改向链轮将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向内推压一定距离,同时出料口的入口侧下沿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斗口后端下侧的位置,以不与跟随输送链条圈循环运行的料斗发生运动干涉为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改向链轮直径是输送链轮直径的0.4?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料斗的斗底内壁折边处采用大圆角过渡,圆角半径为20mm以上。

说明书: 一种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式提升机的改进结构,具体是一种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NE系列斗式提升机的工作方式为:通过垂直架设的输送链条圈带动挂扣在输送链条圈上的料斗循环运行,物料从斗式提升机下部一侧的喂料口喂入料斗中并跟随输送链条

圈提升到斗式提升机上部,料斗在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的初始位置为卸料位,此时料斗

中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卸料,卸出的物料从斗式提升机上部一侧的倾斜出料口向外输

出,由此实现对物料的提升输送。现有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是

竖直向下的,为了避免与跟随输送链条圈循环运行的料斗发生运动干涉,倾斜出料口的入

口侧下沿只能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斗口前端下侧的位置,卸料位料斗卸出的物料下落时

一部分物料落入出料口的入口侧下沿并从出料口的出口侧送走,但还有一部分物料无法落

入出料口内而是直接落回到提升机下部,导致下部积料严重,不但做了无用工,增加能耗,

还影响了提升机的正常运行,增加了故障率,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降低了经济效益,也提

高了生产成本。另外,现有NE系列斗式提升机的料斗斗底内壁折边处采用棱角过渡,卸料时

会在斗底内壁折边处残留一定的积料,影响卸料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NE系列斗式提升机因上部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其设有上部机壳,上部机壳的内部架设有输送链轮总成,输送链轮总成上安装有输送料斗总成,所述输送链轮总成主要由水平直

向架设的输送链轮轴和安装在输送链轮轴上的输送链轮组成,所述输送料斗总成主要由垂

直架设的输送链条圈和多个挂在输送链条圈上的料斗组成,输送链条圈挂扣在输送链轮上

并与输送链轮相啮合,由电机驱动输送链轮轴和输送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圈和料

斗在垂直方向上循环转动;所述上部机壳的在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初始位置的外侧下方

设有倾斜向下伸出的出料口,上部机壳内部在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的外侧还设有改向链

轮总成,所述改向链轮总成主要由水平直向架设的改向链轮轴和安装在改向链轮轴上的改

向链轮组成,改向链轮设置在输送链轮与出料口之间的位置,改向链轮从外侧与输送链条

圈运行回程段相啮合,并由改向链轮将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向内推压一定距离,同时出

料口的入口侧下沿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斗口后端下侧的位置,以不与跟随输送链条圈循

环运行的料斗发生运动干涉为限。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改向链轮直径是输送链轮直径的0.4?0.5倍。[0007]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料斗卸料时在斗底内壁折边处残留积料,所述料斗的斗底内壁折边处采用大圆角过渡,圆角半径为20mm以上。

[0008] 本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通过增加改向链轮总成来改变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的运行路线,将输送链条圈运行回程段运行回程段向内推压一定距离,从而使

出料口的入口侧下沿可以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斗口后端下侧的位置且不与料斗发生运

动干涉。本改进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这样的改进,卸料位料斗卸出的物料下落时绝大部分

的物料能落入出料口的入口侧下沿上并从出料口的出口侧送走,大大减少了物料落回提升

机下部的几率,进而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和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0009] 图1为常规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示意图。[0011] 图3为改进后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1?输送链轮总成,1.1?输送链轮轴,1.2?输送链轮,2?改向链轮总成,2.1?改向链轮轴,2.2?改向链轮,3?输送料斗总成,3.1?输送链条圈,3.2?料斗,4?出料口,4.1?出

料口入口侧下沿,5?上部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4] 如图1所示,在常规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结构中,输送链条圈3.1运行回程段是竖直向下的,为了避免与跟随输送链条圈3.1循环运行的料斗3.2发生运动干涉,出料口4

的入口侧下沿4.1只能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3.2斗口前端下侧的位置,卸料位料斗3.2卸

出的物料下落时一部分物料落入出料口4的入口侧下沿4.1并从出料口4的出口侧送走,但

还有一部分物料无法落入出料口4内而是直接落回到提升机下部,导致下部积料严重。

[0015] 如图2所示,本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其设有上部机壳5,上部机壳5的内部架设有输送链轮总成1,输送链轮总成1上安装有输送料斗总成3,所述输送链轮总成

1主要由水平直向架设的输送链轮轴1.1和安装在输送链轮轴1.1上的输送链轮1.2组成,所

述输送料斗总成3主要由垂直架设的输送链条圈3.1和多个挂在输送链条圈3.1上的料斗

3.2组成,输送链条圈3.1挂扣在输送链轮1.2上并与输送链轮1.2相啮合,由电机驱动输送

链轮轴1.1和输送链轮1.2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圈3.1和料斗3.2在垂直方向上循环转

动;所述上部机壳5的在输送链条圈3.1运行回程段初始位置的外侧下方设有倾斜向下伸出

的出料口4,上部机壳5内部在输送链条圈3.1运行回程段的外侧还设有改向链轮总成2,所

述改向链轮总成2主要由水平直向架设的改向链轮轴2.1和安装在改向链轮轴2.1上的改向

链轮2.2组成,改向链轮2.2设置在输送链轮1.2与出料口4之间的位置,改向链轮2.2从外侧

与输送链条圈3.1运行回程段相啮合,并由改向链轮2.2将输送链条圈3.1运行回程段向内

推压一定距离,同时出料口4的入口侧下沿4.1向内延伸至卸料位料斗3斗口后端下侧的位

置,以不与跟随输送链条圈3.1循环运行的料斗3.2发生运动干涉为限。通过这样的改进,卸

料位料斗3.2卸出的物料下落时绝大部分的物料能落入出料口4的入口侧下沿4.1上并从出

料口4的出口侧送走,从而大大减少了物料落回提升机下部的几率。

[0016] 所述改向链轮2.2直径是输送链轮1.2直径的0.4?0.5倍。为了减少料斗卸料时在斗底内壁折边处残留积料,所述料斗的斗底内壁折边处采用大圆角过渡,圆角半径为20mm

以上,如图3所示。

[0017] 上述图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声明:
“NE系列斗式提升机上部的改进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