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探矿技术

> 电磁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电磁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29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侯永昌  
2023-11-07 15:05:26
电磁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气泵,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增氧泵。

背景技术:

2.目前水族增氧气泵使用最多的是电磁驱动式,目前小型电磁增氧气泵相比 效率低、压力小、气量小、体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增氧泵,该增氧气泵采用单动力、双泵单孔排气,工作原理是:电磁驱动部分由电磁铁、永久磁铁、t形连接架、连接架轴及由轴套、橡胶层、轴套外壳、卡圈构成的复合轴套组成;e字形铁芯和线圈构成电磁铁,e字形铁芯的两侧和中间的舌呈凹入的圆弧状,t形连接架的前端带弧度的上折部分固定有两块带有弧度的、极性相反的永久磁铁,e 字形铁芯上凹入的弧度、t形连接架前端上折部分向前凸出的弧度、永久磁铁前后凸凹面的弧度、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不同半径上,中部与两个气泵的隔膜固定,末端设有复合轴套;复合轴套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连接架轴配合,t 形连接架可在连接架轴上灵活转动,同时对t形连接架进行定位。电磁铁铁芯的开口处与永久磁铁相对应,当线圈接通交流电时、铁芯开口处便会产生两个交变磁场,铁芯的两侧和中间舌上的磁场极性随着频率交替变化,由于永久磁铁极性相反,在交变磁场与固定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两块永久磁铁便会产生同方向的运动合力,使t形连接架以连接架轴为圆心摆动,和t形连接架中部固定的两个气泵隔膜便会随着t形连接架摆动交替被推入和拉出、同步产生的往复运动将空气压出。气泵由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组成,波形隔膜上设有适合双向大振幅工作的波纹,泵端盖向泵室内的一面呈带弧度的凹状,当波形隔膜在最大振幅被推向泵一侧内时、带弧度的凹状与波形隔膜相吻合,使泵室空间降到最小。泵端盖上设有开启时阻力小、噪音小、密封好、安装方便的进气阀、排气阀及排气阀盖板。由于采用一个动力源和一个连接架传输动力,保证了两个气泵工作的一致性。电磁部分提供了较大的动力输出,大振幅波形隔膜、凹形泵室的设计,使泵体部分可实现更大的气量和动力输出。电磁铁、气泵、t形连接架、连接架轴均安装在底座上构成了气泵总成,气泵总成通过8 个只悬浮拉簧与内壳连接,使气泵总成悬浮在内壳中,内壳、外壳之间设有减振橡胶垫,双重减振有效的降低了气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内壳、外壳均采用密封设计,有效隔离了气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t形连接架适合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内的设置,山字形连接架适合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外的设置,后置气泵连接架适合气泵设置在连接架的末端。该增氧气泵电磁部分可实现更大的动力输出,泵体部分可实现更大的气量和压力输出,工作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磁驱动部分由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组成,e字形铁芯的两侧和中间的舌呈带有弧度的凹状。t形连接架的前端呈90度向上折、向上折的部分带有向前凸出的弧度;中间部分的两侧各有一个向上的折边、并形成一定的夹角,折边上各有一孔、分别与两个气泵的波形隔膜固定;末端设有复合轴套,复合轴套上的轴套外壳与t形连接架

末端固定,轴套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连接架轴配合,t形连接架可在连接架轴上灵活转动、并被精确定位。t形连接架前端带弧度的上折部分设有两块带弧度的永久磁铁,e字形铁芯上的弧度、 t形连接架前端上折部分的弧度、永久磁铁上凸凹面的弧度、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不同半径上,使永久磁铁的工作面在摆动时与e字形铁芯距离始终保持一致,实现高度吻合。t形连接架采用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内的设置时,波形隔膜中采用螺钉埋件、用螺母固定。气泵由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组成,波形隔膜装入泵壳后,泵端盖与泵壳固定的同时、将波形隔膜压紧和密封;泵端盖上设有进气阀、排气阀、排气阀盖板,泵端盖向泵室内的一面呈带弧度的凹状,当波形隔膜在最大振幅被推向泵内时、可将泵室空间降到最小,凹状与波形隔膜推向泵内的极限幅度相吻合。两个气泵靠近铁芯的一边向外倾斜,给t形连接架的摆动留有空间。电磁铁、气泵、t形连接架、连接架轴均安装在底座上构成了气泵总成,气泵总成通过8只悬浮拉簧与内壳连接,悬浮拉簧的一边挂在气泵总成上的拉簧挂件上、另一边挂在内壳里的拉簧挂件上,悬浮拉簧产生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力,使气泵总成悬浮在内壳中。复合轴套由轴套外壳、橡胶层、轴套组成,橡胶层起到减振、降噪作用,复合轴套亦可直接用轴套或轴承替代。两个气泵在内壳通过并联排气管合并,由连接软管与外壳上的排气管连接。内壳通过减振橡胶垫与外壳固定。气泵还可采用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外和气泵后置两种形式: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外采用山字形连接架,波形隔膜中采用螺母埋件、用螺钉固定;气泵设置在连接架末端的采用后置气泵连接架,波形隔膜中采用螺钉埋件、螺母固定。

5.本实用新型电磁增氧泵,其包括外壳、内壳、底座、电磁铁、永久磁铁、t 形连接架、气泵、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并联排气管、连接软管、螺钉埋件、螺母、悬浮拉簧、拉簧挂件、连接架轴、复合轴套、轴套、橡胶层、卡圈、轴套外壳、减振橡胶垫、山字形连接架、螺母埋件、螺钉、后置气泵连接架;所述电磁铁的铁芯两侧和中间的舌呈凹状;所述t形连接架的前端向上折并呈向前凸出圆弧状,所述永久磁铁设在所述t 形连接架的前端圆弧上,中间部分两侧的折边与所述波形隔膜固定,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所述气泵由所述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构成,所述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设置在所述泵端盖上;所述复合轴套由轴套、橡胶层、轴套外壳构成;所述连接架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配合,所述卡圈装在所述连接架轴上的槽中;所述电磁铁、气泵、t形连接架、复合轴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构成气泵总成,通过所述悬浮拉簧、拉簧挂件将气泵总成悬挂在所述内壳中;所述并联排气管连接两个气泵的排气孔,并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外壳上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内壳通过所述减振橡胶垫与所述外壳固定;另外连接架还可采用所述山字形连接架和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

6.所述电磁铁采用e字形铁芯,铁芯开口方向的两侧和中间舌呈凹入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铁芯凹入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

7.所述t形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t形连接架的中间部分的两侧各有一个向上的折边、且形成夹角,折边上各有一孔,所述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内、波形隔膜中的所述螺钉埋件穿过小孔用所述螺母固定;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

8.所述永久磁铁一面呈凸出的圆弧状、一面呈凹入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和凹入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永久磁

铁的凹面与所述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圆弧状固定,所述永久磁铁的凸面与所述电磁铁e字形铁芯的凹面相对应,所述电磁铁的e字形铁芯的弧度、所述永久磁铁凸凹面的弧度、所述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弧度均在同一圆心的不同距离上,当所述t形连接架摆动时、所述电磁铁的e字形铁芯与所述永久磁铁对应面始终保持相等的距离,两块所述永久磁铁极性相反。

9.所述气泵由所述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构成,所述泵壳呈圆筒状、一端向内有一个折沿、折沿在圆筒内的部分与圆筒壁呈锐角;所述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设置在所述泵端盖上,所述泵端盖向泵室内的一面呈带弧度的凹状,所述波形隔膜向泵内推入的极限幅度与凹状相吻合,边缘与所述波形隔膜接触的部位呈钝角;所述波形隔膜采用橡胶制作、设有双向大振幅工作的波纹,所述波形隔膜装入所述泵壳后,所述泵壳与所述泵端盖之间进行固定。

10.所述复合轴套由轴套、橡胶层、轴套外壳构成;所述轴套、轴套外壳之间设有所述橡胶层,所述轴套的高度大于所述橡胶层和轴套外壳;所述轴套外壳与所述t形连接架末端固定,所述连接架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复合轴套插入所述连接架轴后、装上所述卡圈进行限位,所述复合轴套亦可直接用轴套或轴承替代。

11.所述电磁铁、气泵、复合轴套、连接架轴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构成气泵总成,气泵总成的上方设有4个所述总成拉簧挂件、下方设有4个所述总成拉簧挂件;所述内壳里上方设有4个所述内壳拉簧挂件、下方设有4个所述内壳拉簧挂件,所述内壳拉簧挂件的上下距离大于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所述内壳拉簧挂件的前后距离大于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8只所述悬浮拉簧的一边挂在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上、另一边挂在所述内壳里的所述内壳拉簧挂件上,所述悬浮拉簧产生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力,使气泵总成悬浮在所述内壳中。

12.所述山字形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向前凸出的圆弧状向两边延长的部分折回、折回部分末端各有一孔,所述气泵设置在折回部分的内侧、所述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外,所述螺钉穿过小孔旋入所述波形隔膜上的所述螺母埋件,将所述波形隔膜固定在所述山字形连接架上;所述山字形连接架的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

13.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末端,所述复合轴套、连接架轴设置在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中部,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与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中部固定。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主视图

15.图2是图1的a-a视图

16.图3是图2的b-b视图

17.图4是图1的c-c视图

18.图5是图1的d-d视图

19.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e

20.图7是山字形连接架视图

21.图8是后置气泵连接架视图

22.外壳-1;内壳-2;底座-3;电磁铁-4;永久磁铁-5;t形连接架-6;气泵

??

7;泵壳-8;泵端盖-9;波形隔膜-10;排气阀-11;进气阀-12;排气阀盖板-13;并联排气管-14;连接软管-15;螺钉埋件-16;螺母-17;悬浮拉簧-18;总成拉簧挂件-19;连接架轴-20;复合轴套-21;轴套-22;橡胶层-23;卡圈-24;轴套外壳-25;减振橡胶垫-26;山字形连接架-27;螺母埋件-28;螺钉-29;后置气泵连接架-30;内壳拉簧挂件-31。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如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电磁增氧泵,外壳1通过减振橡胶垫26与内壳2固定,t性连接架6的前端与永久磁铁5固定、中部折边与气泵7固定,末端与复合轴套21上的轴套外壳25固定,气泵7由泵壳8、泵端盖9、波形隔膜10组成,排气阀11、进气阀12、排气阀盖板13设在泵端盖9上,螺钉埋件16设在波形隔膜10上,螺母17与螺钉埋件16配合,复合轴套21由轴套22、橡胶层23、轴套外壳25构成,轴套 22与连接架轴20配合、卡圈24设在连接架轴20的槽中,电磁铁4、气泵7、t 性连接架6、连接架轴20均固定在底座3上构成气泵总成,气泵总成上设有总成拉簧挂件19、内壳上设有内壳拉簧挂件31、通过8只悬浮拉簧18将气泵总成悬浮在内壳2中,并联排气管14一端连接气泵7、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15穿过内壳2接在外壳1的外排气管上,山字形连接架27与波形隔膜10采用螺母埋件28、用螺钉29固定,后置气泵连接架30可将气泵7在末端固定。技术特征:

1.电磁增氧泵,其包括外壳、内壳、底座、电磁铁、永久磁铁、t形连接架、气泵、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并联排气管、连接软管、螺钉埋件、螺母、悬浮拉簧、总成拉簧挂件、内壳拉簧挂件、连接架轴、复合轴套、轴套、橡胶层、卡圈、轴套外壳、减振橡胶垫、山字形连接架、螺母埋件、螺钉、后置气泵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的铁芯两侧和中间的舌呈凹状;所述t形连接架的前端向上折并呈向前凸出圆弧状,所述永久磁铁设在所述t形连接架的前端圆弧上,中间部分两侧的折边与所述波形隔膜固定,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所述气泵由所述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构成,所述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设置在所述泵端盖上;所述复合轴套由轴套、橡胶层、轴套外壳构成;所述连接架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配合,所述卡圈装在所述连接架轴上的槽中;所述电磁铁、气泵、t形连接架、复合轴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构成气泵总成,通过所述悬浮拉簧、拉簧挂件将气泵总成悬挂在所述内壳中;所述并联排气管连接两个气泵的排气孔,并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外壳上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内壳通过所述减振橡胶垫与所述外壳固定;另外t形连接架还可采用所述山字形连接架和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采用e字形铁芯,铁芯开口方向的两侧和中间舌呈凹入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铁芯凹入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t形连接架的中间部分的两侧各有一个向上的折边、且形成夹角,折边上各有一孔,所述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内、波形隔膜中的所述螺钉埋件穿过小孔用所述螺母固定;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铁一面呈凸出的圆弧状、一面呈凹入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和凹入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永久磁铁的凹面与所述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圆弧状固定,所述永久磁铁的凸面与所述电磁铁e字形铁芯的凹面相对应,所述电磁铁的e字形铁芯的弧度、所述永久磁铁凸凹面的弧度、所述t形连接架向前凸出的弧度均在同一圆心的不同距离上,当所述t形连接架摆动时、所述电磁铁的e字形铁芯与所述永久磁铁对应面始终保持相等的距离,两块所述永久磁铁极性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由所述泵壳、泵端盖、波形隔膜构成,所述泵壳呈圆筒状、一端向内有一个折沿、折沿在圆筒内部分与圆筒壁呈锐角;所述排气阀、进气阀、排气阀盖板设置在所述泵端盖上,所述泵端盖向泵室内的一面呈带弧度的凹状,所述波形隔膜向泵内推入的极限幅度与凹状相吻合,边缘与所述波形隔膜接触的部位呈钝角;所述波形隔膜采用橡胶制作、设有双向大振幅工作的波纹,所述波形隔膜装入所述泵壳后,所述泵壳与所述泵端盖之间进行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轴套由轴套、橡胶层、轴套外壳构成;所述轴套、轴套外壳之间设有所述橡胶层,所述轴套的高度大于所述橡胶层和轴套外壳;所述轴套外壳与所述t形连接架末端固定,所述连接架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复合轴套插入所述连接架轴后、装上所述卡圈进行限位,所述复合轴套亦可直接用轴套或

轴承替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气泵、复合轴套、连接架轴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构成气泵总成,气泵总成的上方设有4个所述总成拉簧挂件、下方设有4个所述总成拉簧挂件;所述内壳里上方设有4个所述内壳拉簧挂件、下方设有4个所述内壳拉簧挂件,所述内壳拉簧挂件的上下距离大于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所述内壳拉簧挂件的前后距离大于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8只所述悬浮拉簧的一边挂在气泵总成上的所述总成拉簧挂件上、另一边挂在所述内壳里的所述内壳拉簧挂件上,所述悬浮拉簧产生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力,使气泵总成悬浮在所述内壳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字形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向前凸出的圆弧状向两边延长的部分折回、折回部分的末端各有一孔,所述气泵设置在折回部分的内侧、所述波形隔膜固定端向外,所述螺钉穿过小孔旋入所述波形隔膜上的所述螺母埋件、将所述波形隔膜固定在所述山字形连接架上;所述山字形连接架的末端与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增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前端以90度向上弯曲,弯曲部分呈向前凸出的圆弧状,以所述连接架轴为圆心、向前凸出的圆弧部分均在以连接架轴为圆心的半径上,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末端,所述复合轴套、连接架轴设置在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中部,所述复合轴套上的所述轴套外壳与所述后置气泵连接架的中部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增氧泵,该增氧气泵采用单动力、双泵单孔排气,工作原理是:E字形铁芯和线圈构成电磁铁;T形连接架的前端固定有两块极性相反的永久磁铁,中部与两个气泵的隔膜固定,末端设有复合轴套;复合轴套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连接架轴配合,T形连接架可在连接架轴上灵活转动,同时对T形连接架进行定位。电磁铁铁芯的开口处与永久磁铁相对应,当线圈接通交流电时、铁芯开口处便会产生两个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与固定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两块永久磁铁便会产生同方向的运动合力,使T形连接架以连接架轴为圆心摆动,两个气泵隔膜便会随着摆动交替被推入和拉出、同步产生的往复运动将空气压出。生的往复运动将空气压出。生的往复运动将空气压出。

技术研发人员:侯永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侯永昌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2/3/8
声明:
“电磁增氧泵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